10月14至16日,经济管理学院利用协办2019江西智库峰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平行论坛的机会,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培训工作,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邀请了6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经管院200余位教师与学生党员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教授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为此,他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为题,从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任务要讲清、措施要讲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了自身的需求,二是在保证农产品数量与总量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生产结构在不断优化,三是新产业与新业态不断释放;四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其次,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农业就业与产业结构趋于非粮化、城乡收入差距大、短期内粮食生产基础不牢、全社会对农业投资热情下降。张红宇教授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绝对安全,必须要有底线思维,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着力提高农业竞争力与生产效率,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要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张红宇教授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努力:第一,将“三农”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第二,走多元化现代农业道路;第三,增加农业投入;第四,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探索培养职业化农民的有效路径。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秀荣教授的讲座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题,他指出,大包干结束了温饱问题,但中国也重新落入了遍地小农经营的状态,在外部工业化环境下小农问题凸显,小农经营形态难以维持,在此背景下,从学界、政界与基层均发出要改变小农经营格局,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但后来对小农“鞭挞”的声音听不到了,取而代之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主张,何秀荣教授随后对这一主张从文件说法的提出与进展方面进行了回顾。他认为,小农不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将走下坡路。中国农场经营规模太小,使中国农业面临务农收入低、经营主体普遍弱质化、国际竞争力差、农业发展可持续困难等困境,要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必须要扩大经营规模,必须要减少农民,如此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此过程中需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地股份制这一新的土地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的讲座以“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现状、成效与展望”为题,他分析了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将中国扶贫开发分为区域扶贫开发与精准扶贫两个阶段,并介绍了区域扶贫开发政策的目标,指出区域扶贫开发政策成效显著。他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因、目标、内容和措施,并指出了精准扶贫的难点,总结了精准扶贫的成效,最后提出了2020年之后的扶贫策略。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黄季焜教授的讲座以“中国农业40年发展改革及国际农村发展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为题,他指出,中国用占世界5%淡水资源、8%的可耕地资源,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实现了95%的食物自给率,在此过程中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他认为中国农业发展取得这一巨大成就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农业投入这4大法宝。在借鉴国内外农村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黄季焜教授指出,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投资创新驱动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加速,增加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减贫。同时,政府也要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继续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品供需调节中的作用,确保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易红梅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Fixed-term Contracts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Primary Care:Evidence from China’s Iron Rice Bowl”(固定期限合同、分权与基本医疗质量:来自中国铁饭碗的证据)。易红梅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动机、背景与相关文献,为明确有编制医生与合同制医生所提供医疗服务质量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团队在陕西、安徽、四川3省21县209个乡镇卫生院随机调查了383个医生,其中包括20%的合同制医生,且通过视频详细阐述了调查实施过程细节,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由于编制内医生激励不足,合同制医生的诊断过程质量比编制内医生更高,但没有证据表明两者在治疗和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此外,虽然合同制医生的知识水平比有编制的医生低,但他们会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努力弥补这种差距。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侯玲玲研究员的讲座以“畜牧业保险需求及支付意愿的研究——基于选择实验的方法”为题,她指出,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农区种植业保险与畜牧业保险已大规模推广,当前牧区亟需畜牧业保险,但牧区畜牧业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她利用选择实验法研究了牧民对畜牧业保险的需求程度,以及牧民对畜牧业保险的关键属性支付意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甘肃和青海两省6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保费越高,保额越低,牧民投保意愿越低。女性、已婚和汉语水平高的更愿意投保;老人、农业户口和使用手机的更不愿意投保。据此,她建议加大农业保险的供给,尤其要关注老人、农业户口的人和汉语水平较低的人。在此过程中,侯玲玲研究员还向我们介绍了选择实验法的概念,并展示了选择实验法操作细节。
每场学术报告结束后,听众都踊跃提问,积极向专家请教,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帮助提升自身学术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