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11月20日,在世界二期农业银行贷款资助建设的江西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上经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批准建设而成。
实验室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工程校级重点培育学科,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建设而成。
几年来,实验室紧紧围绕江西鄱阳湖区域特色的生物(中草药和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为对象,以解决其种质的异地保育和开发利用两大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凝练研究方向,不断提升南昌市在生物资源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提供持续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实验室围绕生物种质收集、分离和保藏,生物种质改良驯化、选育和扩繁,拮抗作物病原活性产物的分离和制剂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留学回归人员5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目标明确、合作有力、拼搏奉献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自培育以来,在南昌市、江西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验室各位成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培养硕士研究生38名,指导100多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项目6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全国规划教材5部;发表SCI论文27篇(最高IF=6.02)、EI 5篇、A类刊物12篇、核心刊物1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批准建设是我院乃至我校实验室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将为实验室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今后实验室将继续围绕鄱阳湖区域的特色生物资源,广泛开展与广东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鉰料兽药研究所、正邦生化有限公司,湖南株洲市农科院等单位的合作,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提供相关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服务。